近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召开的黄腐酸/生物菌剂抗旱技术现场观摩会上,花生和玉米田间的显著长势吸引了众多专家和农户的目光,使用黄腐酸/生物菌剂复配制剂的田块作物长势健壮、坐果率高,展现出优异的抗旱效果。河南省近期遭遇持续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出现重度气象干旱,给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的花生和玉米生长带来严峻挑战。“往年这样的干旱条件下,花生结果率至少下降三成,但今年用了复配制剂后,坐果数量反而增加了,棵均坐果能超过40粒,亩均产量有望达到1200斤以上。”当地的农户说。
黄腐酸/生物菌剂复配制剂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节水新材料与农膜污染防控团队、中原研究中心农用高分子材料创新及其绿色应用团队研发,该制剂结合了黄腐酸的土壤改良作用和生物菌剂的促生抗逆功能,通过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提升光合效率及增强抗逆性,显著提高作物抗旱能力,减少化肥使用、改良土壤结构,实现绿色可持续种植。
在本次观摩的试验田块中,黄腐酸/生物菌剂复配制剂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抗旱性,通过拌种和叶面喷施,作物根系更加发达,根瘤菌数量显著增加,有效增强固氮能力,提升水分吸收效率,即使减少灌溉量,作物仍能保持正常生长;二是快速缓解黄化病,在干旱导致的黄化病高发田块,喷施复配制剂后,花生叶片在7至10天内迅速转绿,植株恢复健壮,结果率大幅提升;三是减少化肥依赖,改良土壤,复配制剂的使用有效改善了土壤微生态,减少重茬障碍,为后续作物种植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该技术已在河南西平县、正阳县、光山县、兰考县等多地进行示范推广,受到种植户的广泛认可。
左图拍摄于7月8日·花生黄化病较严重
右图拍摄于7月23日·使用黄腐酸/生物菌剂复配制剂处理后的叶面变绿 黄化病得到有效防治